李献能〔金朝〕
日入群动息,暝色阴濛濛。故人隔颍水,袅袅生秋风。
轻风捲纤云,碧汉磨青铜。坐久襟袖凉,皎月升天东。
伊人如此月,霁色罗心胸。可望不可亲,倏巳驾飞鸿。
念此太虚间,心交神自通。而况千里月,相望宁不同。
孤光透薄帷,俨如接音容。翻翻绕枝鹊,唧唧侵阶蛩。
上床转不寐,高楼待晨钟。相思夜何永,月落秋床空。
李献能
(1190—1232)河中人,字钦叔。苦学博览,尤长于四六文。宣宗贞祐三年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在翰苑凡十年,迁修撰。哀宗时,充河中帅府经历官。蒙古兵破城,奔陕州,权左右司郎中,兵变遇害。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白居易 〔唐代〕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徵文。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形骸僶俛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商调】梧叶儿
关汉卿 〔元代〕
别情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双调】殿前欢_里西瑛号懒
乔吉 〔元代〕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纳兰性德 〔清代〕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宋代〕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