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清代〕
乡语耳边熟,闻之喜入神。谁知穷域外?亦有故乡人。
儿女皆椎髻,乡闾自睦姻。一樽邀共酌,尚觉此情真。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
辛弃疾 〔宋代〕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白居易 〔唐代〕
形骸僶俛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曾子不受邑
刘向 〔两汉〕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中吕】朝天子_和贯酸斋小
张可久 〔元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毛熙震 〔五代〕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 〔宋代〕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 〔唐代〕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