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铁瓮楼船,银山戍鼓。江南江北愁来路。断霞鱼尾画金焦,残阳鸦背分吴楚。
三十功名,万千词赋。英雄才子俱尘土。佛狸祠下听潮回,垂虹桥上呼秋去。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偶然作六首 其六
王维 〔唐代〕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馀习,偶被世人知。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仙吕】ビ神急 道情
朱庭玉 〔元代〕
惜芳春·秋望
乔吉 〔元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纳兰性德 〔清代〕
尉迟杯·离恨
周邦彦 〔宋代〕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温庭筠 〔唐代〕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