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神山一堕罡风劫,三生坠欢空记。黛恨难传,红情渐减,闲却笔尖眉意。
伤春况味。又歌扇飘零,舞衣憔悴。惯听琵琶,青衫禁得几回泪。
琐窗旧时啼乌,甚悤悤催换,镜里尘世。今夜西楼,半钩凉月,慵照彩鸾孤戏。
愁妆印水。料翠被香残,紫箫声脆。梦到银屏,灵狸花底睡。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辛弃疾 〔宋代〕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唐代〕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 〔宋代〕
西江月·重九
苏轼 〔宋代〕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春霁(春晴)
胡浩然 〔唐代〕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陈允平 〔宋代〕
壶中天慢
张抡 〔宋代〕
念奴娇(上洪帅王予道生辰正月十六日,用东坡韵)
石孝友 〔宋代〕
点绛唇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