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掷笔千花放。觉差强、杜陵野老,白头唫望。毕竟友人无上寿,几个修罗身量。
累吾辈替他悲怅。三十年华尘与土,算难将、两字才名葬。
风月夜,古魂荡。
还君位业琼楼上。劝从今鬓丝珍重,莫添愁况。一种悲秋兼病雨,怕是神仙通恙。
天尽处白杨如巷。卖履分香都气尽,便英雄、也到西陵帐。
秋坟句,听来响。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天净沙·夏
白朴 〔元代〕
【中吕】普天乐_重过西湖面
张可久 〔元代〕
【南吕】一枝花_合筝酒酣春
乔吉 〔元代〕
【般涉调】哨遍
马致远 〔元代〕
金缕曲·咏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清平乐·洛阳愁绝
温庭筠 〔唐代〕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