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
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
过后。才名旧。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
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幼卿 〔宋代〕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女冠子·淡花瘦玉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唐代〕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代〕
点绛唇
张抡 〔宋代〕
如梦令(题龙脊石)
冯熔 〔宋代〕
永遇乐(宿鸥盟轩)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