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猩片流桃,寄芳句不似,宫沟红叶。波路双桨停敲,蘋边坐清绝。
人更在江南那处,想微雨画桥闻鴂。泪帕香销,歌桡事倦,来对花说。
漫催剪鹦嘴单衫,早闲过山城踏青节。休问半生春影,剩风前飞荚。
重梦到垂杨旧岸,有浣纱玉手如雪。羡煞溪里鸳鸯,白头无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记游定惠院
苏轼 〔宋代〕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 〔元代〕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顾敻 〔五代〕
南乡子·山果熟
李珣 〔五代〕
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石孝友 〔宋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纳兰性德 〔清代〕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