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金朝〕
性本慈悲。要觅玄机。妙理上欲寻思。一身无可脱,被家缘、火院驱驰。
爱欲猛捐样下,怎标向、那妻儿。此个丹成分两处,若教行坐总相随。
但恐不由伊。双全全举得,人人尽、学取无为。清静到头各就,只庞居士同知。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为薛台悼亡
白居易 〔唐代〕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商调】梧叶儿_佩解螭文玉
李致远 〔元代〕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忆江南·衔泥燕
牛峤 〔唐代〕
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 〔唐代〕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皇甫松 〔唐代〕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王质 〔唐代〕
卜算子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