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移译泰西过百种,传经门左已千人。
自坚道力冥机久,不饮狂泉逐世新。坐对黄花微一笑,原来有味是能贫。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中吕】普天乐 洞庭秋月(潇湘八景)
鲜于必仁 〔元代〕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中吕】满庭芳_碧山丹房闲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我侬词
管道升 〔元代〕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明代〕
太常引·客中闻歌
项鸿祚 〔清代〕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丁香结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