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为天之阳,其人多文明。精神得日月,变怪成文章。
朱火所沐浴,一一含珠光。蔽亏牂牁海,照曜祝融宫。
朱明一洞穴,阴与衡岳通。祝融亦水帝,来治临扶桑。
文章作司命,吾党所大宗。炎德在辞华,明明烛四方。
云汉同昭回,朱鸟分光芒。始自洪武初,五星会文昌。
海隅作邹鲁,白沙应其祥。弟子王佐才,冠以梁文康。
不草威武诏,以臣名君王。秦藩却请地,正直持天纲。
忠谟动武庙,相业高始兴。兰汀乃族孙,扬葩继后行。
艺林尊正朔,风雅何铿锵。其笔女珊瑚,其墨黄金珰。
写用鲛人绡,薰以鹤顶香。奇丽掩中原,郁为日南英。
与师泰泉公,大小皆凤凰。君今同一本,峨峨南海梁。
明月出琼蚌,朝霞吐神龙。丹山无凡羽,桂林多奇芳。
六经乃神器,羽翼不敢忘。逝将嗣先美,令名流玉堂。
努力就计偕,上书惊公卿。同里霍与伦,亦可相翱翔。
伊予为隐夫,未能垂素功。研精在神化,徒欲参羲皇。
著述虽满籯,不如君秕糠。及早得志归,求我乎混茫。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