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清代〕
高楼置酒觞今夕,愁听骊歌送行客。摇落深知羁旅情,飘零况是云山隔。
林生磊落无等伦,凤雏骥子谁能驯?一朝慷慨辞乡里,几载饥寒傍路人。
平生崔嵬好奇服,流离耻作穷途哭。往往诗歌泣鬼神,时时谈笑惊流俗。
林生林生骨相奇,昂藏不异并州儿。看君富贵当自有,不合憔悴留天涯。
高秋别我闽中去,行李萧条惨徒御。客舍清江万里船,乡心红叶千山树。
九里湖边倚翠屏,谷城山下俯清泠。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嗟予分手天南远,惆怅河桥送君返。远客休辞行路难,高堂应念还家晚。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棘刺雕猴
韩非 〔先秦〕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南吕】一枝花_咏剑离匣牛
施耐庵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王国维 〔近现代〕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近现代〕
归国遥·香玉
温庭筠 〔唐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