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张蠙〔唐代〕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经百战功成名就反倒喜欢平静,显赫侯门日渐清幽好像洞仙人家。
墙头上细雨蒙蒙低垂着纤纤绿草,水面上微风回旋聚集着片片落花。
到井台放下辘轳闲逸中浸凉美酒,开鸟笼鹦鹉学舌提醒人莫忘煎茶。
有几人有资格将形象画在凌烟阁,却不曾身经百战交锋于塞外黄沙?

注释
林亭:老将军的住所。
翻:副词,反而。
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仙家:仙人所住之处。
纤(xiān)草:细草,小草。
辘轳(lùlú):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
煎(jiān)茶:烹煮茶水。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
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841
2、周汉申.诗词曲名篇赏析: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188

鉴赏

  这首诗因颔联两句饮誉诗坛。王衍品读之后,很是欣赏,于是赐张蠙霞光笺,并将召掌制诰。权臣宋光嗣以其“轻傲驸马”,遂止。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1-1342
2、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2619-2621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分类诗话》曾载:一日,前蜀后主王衍与徐太后游成都东门内的大慈寺,见壁上题有“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欣赏良久,询问寺僧,知是张蠙(pín)所作。由此可见,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游大慈寺后有感而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祥。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41-1342
2、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2619-2621
张蠙

张蠙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您喜欢
赏析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四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车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张岱 〔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

浣溪沙

赵令畤赵令畤 〔宋代〕

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闲。几年食息白云闲。
似我乐来真是少,见人忙处不相关。养真高静出尘寰。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魏承班 〔五代〕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吴锡麒 〔清代〕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顾太清 〔清代〕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送粉卿行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敲碎离愁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