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杜甫 杜甫〔唐代〕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瞻望鼎湖江山渺远,代宗即嘘法度更新。
四海之零仍然多难,朝廷思念你这位旧臣。
你应时而起安抚君王的忧心,从早就具有治国的才能。
你慷慨奋发壮大国运,从容地平定了西蜀的边争。
如今要从蜀地返回京都,去朝廷辅佐新君。
夜闻漏鼓盼望天明启程,计算着入朝应在宫莺罢啭的时辰。
这里空留你的用兵之术,成都人民都愁苦万分。
你将行经栈道进入朝廷,我仍在江边隐居有如白苹。
这辈子哪能老于蜀地?如果不死一定要回到关中跟你一样效忠朝廷。
你若能登上台辅之位,危机关头切莫顾惜自身!

注释
严公:指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人,唐朝大臣。杜甫朋友之子,杜甫居成都期间,严武数度劝其出仕,杜甫婉言谢绝。后来,因感其诚意,友情难却,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
鼎湖:鼎湖是黄帝升仙处,《汉书·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龙有垂胡髯下迎,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此处以黄帝的升天来说明玄宗和肃宗的去世。
象阙(quē):指朝廷,沈约《上建阙表》:“宜诏匠人,建兹象阙。”宪章:法制。
多难:时祸乱未平,所以说犹多难。
旧臣:严武在玄宗时已为侍御史,肃宗时又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时年三十二),所以称为旧臣。
安反侧:指平安史之乱。
经纶:是用治丝的事情来比喻一个人的文武才干的。
感激:奋发。张天步:张国运,指收复京师。
从容:有应付自如之意。静塞尘:指镇守四川。
北极:北极五星,其一曰北辰,是天之最尊星,《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故古人多以喻朝廷或皇帝。
漏鼓:漏是古代的计时器。古时官吏凌晨上朝,要先去朝房等待,时候到了,就击鼓为号,所以上朝常称为待漏或听鼓。思昼:待旦,等天亮。用“思”字是为了调平仄。
宫莺罢啭(zhuàn)春: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玉帐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认为主帅在某月将营帐安在某个方位,敌人就无法攻破,是一种迷信。
锦城:指成都。
阁道:栈道。丹地:指皇帝的宫廷,因宫廷都用红色涂饰。这是说严武入朝。
江潭隐白蘋:蘋(píng)通苹,苹的繁体字作蘋。此句意为杜甫在成都所居草堂,前临浣花溪,靠近百花潭。
会:定。秦:此处代指长安,这是说,严武走后,自己无所依靠,隐居江潭、白蘋之间是不能长久的,如果不死,定要北归,像严武那样效忠朝廷。
台辅:即宰相。台,三台,星名,又名泰阶。辅,辅佐。古人认为这颗星和宰相有天人交感的关系,宰相得人,所以用台辅作宰相的美称。
莫爱身:献身。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85-186
2、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59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十二月,杜甫的忘年之交严武以兵部侍郎任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镇守巴蜀,对杜甫生活大加资助照顾。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即位后召严武还朝,七月严武离开成都,杜甫临别赠诗《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参考资料:

1、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209

赏析

  诗歌前四句写朝廷君王更替、四海多难之际需要严武这样的旧臣。严武在玄宗朝曾任侍御史,肃宗朝曾任京兆少尹、御史中丞。不说朝廷而说中原,是赞扬严武为众望所归,表明他这次还朝,是大家所盼望的。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这四句赞扬严武文韬武略满腹经纶,在平叛收京镇守一方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贡献。安禄山叛乱后,玄宗逃往成都,肃宗即位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北)。严武也到灵武辅佐肃宗,搞好安定团结。后两句借用张天步,比喻国家的政治局势。这是说严武过去在中央工作,曾经激于忠愤,协助打开当时的局面,收复两京。塞上由于战争而扬起的沙尘,说严武镇守四川,又从容不迫地将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平息下去了。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首句用典《庄子·逍遥游》上的寓言: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度,背负青天,然后图谋迁移到南海去,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这是赞美严武抱有大志,要将四川地区治理好,有如大鹏展翅,而今奉召回朝,又好比它回翅由南方飞返北方。“北极”一句,古人认为:它位于天体最高处,其它的星都拱卫着它。这是赞美严武一向忠心耿耿地为皇帝工作,这次内调中央,更加接近,和其他大臣一道犹如众星捧着北极星。“漏鼓”一句是设想严武上朝情景,待漏听鼓,直到天亮。“宫莺”一句,这是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苹。”事实上,“玉帐术”一句是典用一种迷信说法。这是说严武还朝后,虽然留下了玉帐术,足以“静塞尘”保护成都人民。突出严武在四川政绩,令百姓思念,最后写杜甫自己淹留四川心中惆怅,希望自己此生不要终老蜀地,争取再回朝廷做官,从多角度写赠别之意。诗的最后二句是全诗核心,也是杜甫最郑重的嘱咐——如果严武回朝担任辅弼要职,一定要克尽职守,不能临危惜身。

  严武入朝既是杜甫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延伸,也在客观上使杜甫又失去了经济依靠,此后二年诗人漂泊在梓州、阆州,直到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回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才又携家回成都。

参考资料:

1、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10:239
2、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209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赏析

杂兴三首 其一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韝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楼台小

周文质周文质 〔元代〕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栏杆海棠花下?
赏析

【双调】拨不断_第一楼小集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第一楼小集

立金梯,却瑶杯,两行红袖君休醉。万里黄沙客未归,一天白月秋无际,有书难寄。

琵琶姬王氏

坐离筵,促哀弦,红妆新画昭君面。玉手轻弹秋水篇,青衫老泪湓江怨,几时重见。

客怀

抖征衫,望江南,晓奁开月衰容鉴。恨墨拈元远信缄,冻河胶雪扁舟缆,利名全淡。

会稽道中

墓田鸦,故宫花,愁烟恨水丹青画。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牛希济 〔五代〕

峭壁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瑶姬宫殿是仙踪。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清溪转处柳阴低。当窗人画眉。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杨无咎 〔宋代〕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咏梅

陈亮陈亮 〔宋代〕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
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