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杭州景致
白居易 〔唐代〕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元代〕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毛熙震 〔五代〕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汉宫春(芍药)
陈允平 〔宋代〕
渔父词
法常 〔宋代〕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
毛滂 〔宋代〕
武陵春(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