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善知识,能以种种喻。我今亦乐说,渐修与顿悟。
顿如草木芽,荄核已完具。又如大明镜,色像悉陈露。
渐如鸡哺雏,羽翼劳覆护。又如苗成实,非一朝夕故。
邈然孤峰顶,邂逅适相遇。历历亲见之,非是梦而寤。
却来共谈说,妙契那复遌。精勤假修习,即得无生趣。
清净摩尼珠,初无尘垢污。圆成一滴水,岂殊千里霔。
妙药须对治,能起膏肓痼。欲观皎日轮,当去漫天雾。
铁轮顶上旋,不复有惊怖。劫火洞燃时,自有安身处。
了兹一大事,馀外复何顾。庭前柏树子,古庙香炉去。
孤云与独鹤,何往不可寓。返观生死海,便是涅槃路。
普化示全身,达磨携只屦。證道坐菩提,降魔成露布。
乃知费千谈,不若行一步。丹霞真道人,愿力极坚固。
眼从慧中得,法乃佛亲付。疋马与单枪,纵横自驰骛。
愿见缘未合,临风增景慕。何以写予怀,继此龙津句。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问仙娥何处称觞?帕递香罗,寿祝张郎。整整杯盘,低低歌舞,淡淡韶光。
想无愧乾坤俯仰,且随缘诗酒徜徉,乐意何长。人醉西池,月上东墙。
过今朝三月初三,昨夜长庚,书幌光含。狂客追欢,歌姬索笑,余子醺酣。
且莫说莺儿,试听他燕子喃南,此乐何堪!多君畅饮,容我高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