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宋代〕
宋鼎终难问,元酋莫死争。九州俱是泪,一刻不容生。
舌在身当贵,心真愿必成。但思湖海上,谁可与斯盟。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田园乐七首·其五
王维 〔唐代〕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李煜 〔五代〕
菩萨蛮·旌旗依旧长亭路
辛弃疾 〔宋代〕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正宫】塞鸿秋
郑光祖 〔元代〕
【仙吕】点绛唇_翻《归去来
张可久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
贯云石 〔元代〕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宋代〕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