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诗十五首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
白居易 〔唐代〕
岁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辈九分无。莫嫌身病人扶侍,犹胜无身可遣扶。
新妇石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李商隐 〔唐代〕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张可久 〔元代〕
【中吕】红绣鞋_竹衫儿并刀
乔吉 〔元代〕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清平乐·春来街砌
欧阳炯 〔五代〕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昨夜山公倒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