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阆 〔宋代〕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
毛奇龄 〔清代〕
更漏子·相见稀
温庭筠 〔唐代〕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宋代〕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王质 〔唐代〕
鹧鸪天
张抡 〔宋代〕
雨中花(下汴月夜)
毛滂 〔宋代〕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