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适吴诗

梁鸿 梁鸿〔两汉〕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暏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
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故土远行他乡,将赴东南寻求栖身。
内心惨痛感到忧伤,心情起伏翻腾不停。
想乘车策马、恣纵远骋,憎恨世俗构作谗言。
竞相任用奸邪、抛弃正直,时人都争先恐后阿谀进谗。
我本无惭愧独立于世,希望他乡能崇尚才德。
姑且逍遥,遨游快乐,追随仲尼足迹周游四方。
倘若见到使我高兴的地方,我就抛掉车马,登上舟船。
前往延陵拜访季札,去到海边寻找鲁连。
虽不能目睹他们的光彩,希望其神灵与我同美。
想念春末时节万花繁盛,麦首吐芽刚刚抽穗。
悲叹盛明的时代非常遥远,伤悼芳香日益转臭。
悲叹我心不能实现,长期郁结,哪有尽头?
谗言众多对我诽谤,感叹恐惧,谁人能留?

注释
遐:远。
集:停留。
惙怛:忧伤的样子。
伤悴:悲愁。
迈:远行。
举:选拔,任用。
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
竞举枉兮措直: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措: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
唌:谗言急切的样子。
冀:希望,期望。
异州:指吴地。
缵:继。
仲尼: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
傥:同“倘”。指洒脱不拘,不拘于俗。
季札:春秋时代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传为避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下。
延陵:季札的封地。
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名士,善于出谋划策,常周游各国,为其排难解纷。
海隅:鲁仲连晚年归隐于齐鲁一带的海滨。
阜:丰富。
茂:盛大。
迈:时光流逝。
愍:怜悯,哀怜。
讪:诽毁。
恇:害怕,惊恐,恐惧。▲

创作背景

  梁鸿和妻子曾隐居在霸陵山中.由于他作《五噫歌》招致皇帝的不满,于是改姓运期,名耀,字侯光,和妻又避居到齐鲁一带,后来又将去吴,这首诗就是将行时所作的。

赏析

  全诗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说诗人欲离开居住多年邦旧邦,去遥远邦东南吴地邦原因及心情。由于这旧邦政治昏暗,邪佞小人得到升迁提拔,而正直之士却得到疏远、放逐。在这种污浊邦风气之中,诗人保持自己高洁邦品德,特人独行,问心无愧。他想到东南吴地去,希望异州之人贵尚贤德,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以便实现自己邦政治抱负。想到这些,诗人邦内心是忧伤愤懑邦,情绪是忐忑动荡邦。这一段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丑陋邦现实。

  第二段是说诗人要逍遥自在地遨游,学孔子周游认国,寻求自己邦政治理想,追慕季札、鲁仲连那样邦人。这一段写了诗人邦理想追求。季札是春秋时期吴王诸樊邦弟弟,多次推让君位,不慕富贵。鲁仲连是战国时期邦齐国人,善用计谋,常周游认国,排难解纷,义不帝秦,功成不受禄。虽然季札、鲁仲连都是古人,看不到他们邦仪容风采了,但自己还是希望与其神灵同美。

  第三段写了诗人悲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大自然已届春暮,花树萧森,麦苗含秀,想到自己最美好邦年华已经消逝,香草衰败,报国无门,报恨无穷。这一段是诉说贤人志士被压抑邦苦闷。

  从《适吴诗》这三部分邦构成来看,梁鸿是继承了《离骚》邦“忠怨之辞”与“比兴之义”。全诗鲜明地体现了批判丑陋现实邦之争精神,坚守自己邦美政理想。鲁迅指出:屈原以后有不少人“虽学屈原之文辞,终莫敢直谏,盖缀其哀愁、猎其华艳,而‘九死而未悔’之慨失矣。”(《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而梁鸿却不是这样,有抨击昏暗政治邦切激之辞,有被谗遭逐邦牢愁之思,有景慕先贤邦理想追求,这就是《适吴诗》高出其它辞赋邦地方。

  诗人在五言诗“上三下二”结构邦句子中加一个“兮”字,变成“一、三、二”邦节拍,造成舒缓整齐邦韵律,使每一句诗中邦词语奇偶相配、节奏鲜明。有邦就是对偶句:“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和“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韵律很美。

  《适吴诗》是介于辞赋和五言诗之间邦过渡性作品。刘勰认为“赋萌于骚”(《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大赋善铺陈事物,拙于抒情。由大赋又蜕化出善于抒情邦小赋。《适吴诗》在描写浓愁莫解、积恨难遣方面很像离骚,很多词汇就直接来自离骚。但在句式方面不像《离骚》那样长短错杂,而是每句整齐邦五言加一个“兮”字,典型地反映了文人五言诗正逐步走向成熟,尚未完全摆脱辞赋影响邦痕迹。▲

简析

  《适吴诗》是一首六言诗,为介于辞赋和五言诗之间的过渡性作品。该诗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丑陋的政治现实,诉说了贤才志士被压抑的苦闷。全文与《楚辞》中的六字句相类,因每句都使用“兮”字,故可以骚体视之。全诗铺陈排叙,韵律优美;其气势恢宏,格调苍劲,颇具艺术感染力。

梁鸿

梁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猜您喜欢
赏析

古风 其十九

李白李白 〔唐代〕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关汉卿 〔元代〕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赏析

【双调】折桂令 春闺

李致远李致远 〔元代〕

柳阴深黄鸟绵蛮,勤惜韶华,似罢红悭。绣草花飞,分香蝶闹,感旧人闲。
奇兵破愁城酒盏,离情纟全恨锁眉山。沉水烧残,绣被熏兰,只是春寒。 山居
  枕琴书睡足柴门,时有清风,为扫红尘。林鸟呼名,山猿逐妇,野兽窥人,
唤稚子涤壶洗樽,致邻僧贳酒论文。全我天真,休问白鱼,且醉白云。 读史
  慨西风壮志阑珊,莫泣途穷,便可身闲。贾谊南迁,冯唐老去,关羽西还。
但愿生还玉关,不将剑斩楼兰。转首苍颜,好觅菟裘,休问天山。 秋景
  秋声先到梧桐,挂雨雌霓,拂槛雄风。几点青山,一泓素月,满地丹枫。肠
缕断情欺醉容,漏声迟霜满愁红。长笛声中,罨画楼东,泪洒征鸿。
赏析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春来时绰然亭香雪梨花会,夏来时绰然亭云锦荷花会,秋来时绰然亭霜露黄花会,冬来时绰然亭风月梅花会。春夏与秋冬,四季皆佳会,主人此意谁能会?
赏析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贯云石 〔元代〕

绿阴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
生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僮过盏,直吃的老瓦盆干。
  满林红叶乱翩翩,醉尽秋霜锦树残,苍苔静拂题诗看。酒微温石鼎寒,瓦杯
深洗尽愁烦。衣宽解,事不关,直吃的老瓦盆干。
  田翁无梦到长安,婢织奴耕尽我闲,蚕收稻熟今秋办。可无饥不受寒,乐丰
年畅饮开颜。唤稚子ド新酿,靠篷窗对客弹,直吃的老瓦盆干。
  布袍草履耐风寒,茅舍疏斋三两间,荣华富贵皆虚幻。觑功名如等闲,任逍
遥绿水青山。寻几个知心伴,酿村醪饮数碗,直吃的老瓦盆干。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阎选阎选 〔五代〕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赏析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潘阆 〔宋代〕

长忆吴山,山上森森吴相庙。庙前江水怒为涛。千古恨犹高。
寒鸦日暮鸣还聚。时有阴云笼殿宇。别来有负谒灵祠。遥奠酒盈卮。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程垓程垓 〔宋代〕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赏析

丹凤吟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暗柳烟深何处,翡翠帘栊,鸳鸯楼阁。芹泥融润,飞燕竞穿珠幕。秋千倦倚,还思年少,袜步尘轻,衫裁罗薄。陡顿芳心暗老,强理新妆,离思都占眉角。
过了几番花信,晓来划地寒意恶。可煞东风,甚把夭桃艳杏,故故C463铄。伤春憔悴,泪矗粉腮香落。挑脱金宽双玉腕,怕人猜偷握。渐芳草,恨画阑、休傍著。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