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李公昴 李公昴〔宋代〕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上起来,看到繁花凋落心中讶异,原来是昨晚一场风雨将春色大大损毁。您所到之处,如阳春之煦物,能令百姓昭苏,如今却要调走了,因此丹山碧水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在芳草萋萋的渡口,树上的黄鹂不停地鸣叫,仿佛在恳请即将离去的春天再多留一会儿。杜鹃啼声里满是无可奈何之情。听闻采石矶头风高浪急,满目寒凉,正需要春阳呵护。
人们唱起了离歌,画着鹢鸟的船在东渚徘徊,即将启程。不知到下次在什么地方相逢?在饯别的酒筵上,你我抚弄着宝剑,雄心壮志依旧存在,喝着酒细细谈古论今。您这一去,在东南几万里的土地上,成为撑持大局的擎天一柱。祝您母亲长寿,更能稳坐安车,您在三槐堂上,还能孝养父母。

注释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摸鱼子”“买陂塘”“双蕖怨”“迈陂塘”“山鬼谣”等。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六字,上片十句六仄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
王子文:王埜,字子文,号潜斋,金华人,是南宋后期主战派官员。在理宗淳祐年间,曾先后知隆兴、镇江等府,又任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等职,负责江防要务。他曾上疏反对和议,认为“今日之事宜先定规模,并力攻守”,所以非常注意水军的建设,在任职期间,大力修造船舰,守险备具,又增设“游兵”巡江,并提倡屯田,使得“江上晏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他还是个文武兼通的“儒将”,是学者真德秀的弟子,尊崇朱熹之学,又擅长诗词,工书法。太平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当涂、芜湖繁昌、湾沚等地。
片红初瘦:指繁花凋落。
有脚阳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因用以喻地方官施行德政之词。
东君:春神,此兼指王埜。
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帝杜宇失位后之魂所化,故名。
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突出长江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
阳关唱:指离别时唱的歌。阳关,曲名。《阳关曲》反复诵唱,谓之“阳关三叠”。
画鹢(yì):指船首画鹢鸟的船。《晋书·王濬传》:“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
摩挲(suō):抚摸,抚弄。
擎天柱:托住天的柱子。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洪兴祖补注引《神异经》:“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后以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
寿母:《诗经·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稳步:一作“稳坐”。安舆(yú):即安车。老年人和妇人乘坐的车子。
三槐:《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后世即以三槐比喻三公一类的高层官员。《宋史·王旦传》载,王祜在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后代子孙因此修建三槐堂以为纪念。
彩衣舞:《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孝子传》:“老莱子年七十,至孝。尝着彩衣,为亲取饮上堂,失足,恐父母伤心,因僵仆为婴儿啼以娱亲。”后遂以“老莱娱亲”“彩衣舞”等表示孝养父母。▲

赏析

  这是李昴英成名之作。它气势磅礴,将离别之恨表现得深沉、细腻;同时,又充满着乐观主义的激情,催人奋进。

  “怪朝来、片红初瘦,……”以“怪”字领起,表达自己惊诧之情,一下子便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是什么令他感到意外呢?噢,是春天的繁花开始飘落了。花儿萎谢用“瘦”字去形容,使人仿佛看到一个娟美俏丽的人儿忽然颦眉蹙额,清减了几分。接着,作者以“半分春事风雨”倒点原因,解开前面自设的疑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原来昨晚一场摧花的风雨将春色大大损毁了。“半分”,说明了摧损程度。这就是词家的所谓“逆笔”,目的是使重点突出。

  “有脚阳春”。(一本作“有脚艳阳”)是对能施“惠政”的官员的传统称颂语,意思是说他所到之处,如阳春之和煦,能令百姓昭苏。但现在“阳春难驻”,王埜大人要调走了,因此连山水似乎也充满离愁别恨。读到这里,我们顿悟前面写春残景象不只是为了烘染离别的气氛,而是对“阳春难驻”作形象的说明。“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写渡头景色。在芳草萋萋的渡口,树上的黄莺正在啼啭,仿佛是恳请即将离去的春天再多留驻一会儿。黄鹂即黄莺,鸣声婉转悦耳。这里“芳草”两句也是融情于景,借啼鸟之惜春,比喻自己对王埜的依依惜别。

  然而王氏的调动是国家的需要、时局的要求,所以感情尽管上难以割舍,也只能分手了。在词中,这一转折是由“无端杜宇”四字开始的。无端,即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这里含有无可奈何之意。杜宇的叫声与“不如归去”相近,所以又名“催归”。这里说“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的是杜鹃鸟,其目的是与上句的“黄鹂”相照应,扣紧暮春景色,让景、情、事打成一片,使整个上半阕的意境更显浑成。采石矶,在安徽当涂牛渚山北部,突入长江中,奇险雄伟,“惊涛屋大”是说长江风急浪高。

  后三句意思是说,当涂江面一带,风狂浪恶,满目寒凉,正需要春阳的呵护。意思是那里位置的重要和形势的艰危险恶,须由豪杰之士去支撑局面。我们知道,自理宗端平元年(1234)金国灭亡后,次年蒙古兵即大举南下,攻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淳祐十二年(1252)又掠成都,一时烽烟四起。

  上阕借景抒写惜别之意,情绪一波三折,从开头至“阳春难驻”,是一开:“叫住东君”是一合;至“寒色要春护”又是一开。“将恋恋不舍而又不得不舍的心绪描绘得细腻传神。

  下阙以送别情景过渡,然后再转入临别赠言。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人们唱起了骊歌,远行的船只即将启航了。临别之际,人们自然希望后会有期,但何时何地才能见面呢?世事实在难以预料,不过,既然已经以身许国,个人的事亦无需多虑了。

  “相逢知又何处”一句,正表达了词人这种复杂的心情。于是,在饯别的酒筵上,两人同抒壮怀,细评今古。“摩挲老剑”,如同诗词中常见的“抚剑”、“看剑”一样,表明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剑”而说“老”,则表明他们经过千磨百折而雄心犹存,不是难能可贵吗?

  “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这是作者对友人的殷殷嘱望,希望他负起拱卫东南的重任,做撑持时局的擎天一柱。由此亦可见两人相知之深,相期之切。

  全词写到这里,一气呵成,情郁而辞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下面收束处出语涉腐,令全篇有所减色。

  “长生寿母。更稳坐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这是顺带为王埜之母祝寿,并表王之孝顺。安舆,也叫“安车”,是妇女、老人乘坐的小车。三槐堂,是有关王姓的典故。这里用典为王氏祝寿之词。彩衣舞,用老莱子七十娱亲的故事。这种词句象李调元《雨村词话》指出的,“乃献寿俗套谀词”,算是败笔。

  总之,全词大体写得不错,而尤以上半阕为佳:跳荡转折,情景相生,感喟甚深,境界亦大。下阕上半则富雄直之气,大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概。作为一首送别词。它密切结合当前景色与情事,大处着眼,细心落笔,将私人离合之感与整个社稷安危连系起来,融“小我”入“大我”,使作品(就前面大半而言)保持旺盛气势和较高的格调,应当说是颇为难得的。这正是作者胸襟抱负与艺术手腕的完美结合。▲

创作背景

  王埜何时知太平州,《宋史·王埜传》缺载。史言其于淳祐十二年(1252)二月,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度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行宫留守。此词送王埜知太平州,当在上述任命之前,即淳祐十二年(1252)以前。王埜即将赴任的太平州在长江南岸,州治当涂(今属安徽),居南北交通冲要,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又邻近前线,所以地位相当重要。王埜出知太平州,正是被委以国防、江防的重任。李昴英在友人即将赴任太平州的时候写此词送别,希望他在几万里东南能够雄心不泯,做一位爱民恤物的好官。

李公昴

李公昴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您喜欢
赏析

江城子 戏同官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赏析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赏析 注释 译文

枭逢鸠 / 枭将东徙

刘向刘向 〔两汉〕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赏析

【南吕】干荷叶

刘秉忠刘秉忠 〔元代〕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藉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恁时节,万丝绝。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夜来个,醉如酡,不记花前过。醒来呵,二更过。春衫惹定茨蘼科,绊倒花抓破。

干荷叶,水上浮,渐渐浮将去。跟将你去,随将去。你问当家中有媳妇?问着不言语。

脚儿尖,手儿纤,云髻梳儿露半边。脸儿甜,话儿粘。更宜烦恼更宜忺,直恁风流倩。

赏析

【南吕】一枝花_咏剑离匣牛

施耐庵施耐庵 〔元代〕

咏剑

离匣牛斗寒,到手风云助,插腰奸胆破,出袖鬼神伏。正直规模,香檀把虎口双吞玉,沙鱼鞘龙鳞密砌珠。挂三尺壁上飞泉,响半夜床头骤雨。

【梁州】金错落盘花扣挂,碧玲珑镂玉妆束,美名儿今古人争慕。弹鱼空馆,断蟒长途,逢贤把赠,遇寇即除。比镆铘端的全殊,纵干将未必能如。曾遭遇诤朝才烈士朱云,能回避叹苍穹雄天项羽,怕追陪报私仇侠客专诸。价孤,世无,数十年是俺家藏物。吓人魂,射人目,相伴着万卷图书酒一壶,遍历江湖。

【尾声】笑提常向尊前舞,醉解多从醒后赎,则为俺未遂封侯把他久担误。有一日修文用武,驱蛮静虏,好与清时定边土。
赏析

【双调】水仙子_春日即事鱼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春日即事

鱼鳞玉尺戏睛波,燕嘴芹泥补旧窝,兔毫香墨闲工课。饮琼浆卷玉螺,柳丝长忙煞莺梭。云娥低和,娇羞谩歌,不醉如何?
赏析

【中吕】山坡羊_春日二首芙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日二首

芙蓉春帐,葡萄新酿,一声《金缕》槽前唱。锦生香,翠成行,醒来犹问春无恙,花边醉来能几场?妆,黄四娘。狂,白侍郎。

西湖沉醉,东风得意,玉骢骤响黄金辔。赏春归,看花四,宝香已暖鸳鸯被,萝绕绿窗初睡起。痴,人未知。噫,春去矣。

雪夜

扁舟乘兴,读书相映,不如高卧柴门静。唾壶冰,短檠灯,隔窗孤月是秋镜,长笛不知何处声?惊,人睡醒。清,梅弄影。

别怀

梨花都谢,在衫初卸,绿阴空锁闲台讲。远山叠,暮云遮,青青杨柳连官舍。此景此情难弃舍,车,且慢些。别,人去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寄远

乔吉乔吉 〔元代〕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赏析

摸鱼儿·也何须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顾贞观顾贞观 〔清代〕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