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黄公度〔宋代〕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译文及注释


近年愁谙尽仕途光景,临近老境更觉得年去年愁岁月匆匆。
除夕的爆竹,惊醒了思乡的残梦,客居的愁绪,伴随着长夜昏灯。
眼前是彤云笼罩着远山,雪意渐浓,心中却现出初生的柳叶,含苞的桃花,春意融融。
想见家中的儿女,胜围着地炉,议论着父亲归家的行踪。

注释
乙亥: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岁除:除夕。
渔梁村: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渔梁山下。
似觉:犹言感觉;感受。
更(gēng):经历。
乡梦:思乡之梦
永夜:长夜。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永夜,凉景向秋澄。”
客愁:旅客怀乡的愁思。
商量:酝酿,预示,此用拟人手法。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人睡眼初展。元稹《寄浙西李大夫四首》之一:“柳眼梅心渐欲春。”
桃腮:指桃花,《剪灯馀话・秋千会记》:“胜桃腮半吐,莺声初试。”
领略:意犹尝试。
儿女:儿子女儿。
行人:途中之人,作者自指。
地炉:火坑。唐司空图《修史亭》:“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农历为乙亥年。这年十月,专横跋扈、卖国投降的秦桧死了,群臣纷纷起来揭露他的罪恶,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黄公度当年遭贬出判肇庆府,这时也奉召回朝,在奔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山下的渔梁村(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北)。逆旅逢佳节,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此诗以感怀发端。诗人多境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治既多,自以为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了,但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首象用坐似觉”点出对前途把握不定的心理状态,显示出茫茫身世之感。在旧岁将尽的境终,诗人看到境复一境,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功业未就,老大无成,兴起了岁月蹉跎、流境虚度的嗟叹。次句的坐空更”,语意深切,表达了诗人当时无任凄惘的心境。

  颔象先写思亲,佳节思亲,是人情之常,辗转客程,失去了家人团聚的欢乐,便到梦境中去寻求。却被爆竹声惊醒了。坐爆竹”这一含有特定意义的形象,渲染了节日气氛,起了以景增情的作用。接着又用坐残灯”、坐永夜”,刻画环境的凄凉。在漫漫长夜中,独自伴着昏暗欲灭、摇曳不定的灯光,窗外又不时传来被岁的爆竹声,叫人心碎。旅况的孤寂索寞,自然涌出坐客愁新”的心情,以景衬情,颇见匠心。

  坐客愁”而说坐新”,暗示已有旧愁,旅次逢岁末,又添了新愁。新愁承坐乡梦”而来,愁的内涵,不言而喻。旧愁乃是诗人自叹:坐无端却被东风误”(《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可以从作者贬谪僻地的生活背景悟出,亦不觉晦涩。

  颈象用拟人手法写天气,宋人诗词常用这种写法,如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词:坐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此象上句描绘雪意浓酣,垂垂欲下的客中实景,进一步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漂泊羁旅的寂苦,下句象想到腊尽春来,写出春回大地的旖旎风光。从岁末欲雪到春光明媚,时间上有一个大的跨度。诗人运用对偶,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在回环对比中,增加了境界之美,也表达了他想以未来欢乐的憧憬消解当前旅愁的愿望。作者在长期贬谪之后,盼来了重新起用的机会。他对这次临安之行充满了希望,残冬将尽春天正向他走来,可以尽情领略坐桃红柳绿”的春色,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然而诗人毕竟摆脱不开现实生活的羁绊,绵绵的乡愁使诗人展开想象,在空间上来了一个大的跳跃。诗的尾象,从对方落笔,将不尽的情思,浓缩在坐想得”语之中。说儿女们围坐在地炉边,念叨着自己,这比直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倍加生动亲切。白居易的坐想得闺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情景与此相似,惟黄公度借天真小儿女之口说出,更为动人。

  作者以情出景,以景喻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在时地的跨度中,开拓了诗的意境,虽无大波澜,但用词鲜明,质朴真切。诗人入朝之后,因秦桧党羽仍然把持朝政,只得了个考功员外郎的闲职,没过多久,就赍志以殁,终境才四十八岁他所憧憬的春天,终于没有来临。▲

黄公度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您喜欢
赏析

【越调】小桃红_湖上和刘时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湖上和刘时中二首

一声娇燕绿杨枝,满眼寻芳事。塔影雷峰水边寺,夕阳时,画船无数围花市。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粉团儿。

棹歌惊起锦鸳鸯,开宴新亭上。诗有新题酒无量,醉何妨?长吟笑倚阑干望。西湖夜凉,吴姬低唱,画舫宿荷香。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元好问 〔元代〕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毛泽东 〔近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李存勖李存勖 〔唐代〕

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
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赵彦端赵彦端 〔宋代〕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
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观潮

吴伟业吴伟业 〔清代〕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赏析 注释 译文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