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哭微之
白居易 〔唐代〕
郑人买履
韩非 〔先秦〕
孟母三迁
刘向 〔两汉〕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虞集 〔元代〕
【中吕】喜春来_遣兴春云鬟
曾瑞 〔元代〕
殿前欢·酒杯浓
卢挚 〔元代〕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马致远 〔元代〕
河传·秋雨
阎选 〔五代〕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周邦彦 〔宋代〕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