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衡恒泰华奠九州,豫州巨镇名嵩邱。中天照耀白日景,后土灌注黄河流。
往者天皇题宝帙,五岳真形标第一。三花隐映玉女台,二峰罗列仙人室。
曾闻轩后驻云軿,复有周储吟凤笙。缑氏山头鸾鹤去,鼎湖水上蛟龙迎。
君看万乘亦何似,古人弃之如脱躧。纷纷流俗笑此言,肯把山林易青紫。
世间万事俱零落,何用明珠弹鸟雀。因嗟季子狭三河,转忆尚平娱五岳。
我今思归殊未还,梦中每每游仙山。颇疑羽翼落天外,但觉烟雾非人间。
君不见谢公李白神萧爽,天姥罗浮梦来往。予也频梦山中游,心知自是神仙流。
异时最爱安期术,拟卧名山采芝术。羽化青云虽未期,肥遁丹崖讵为失。
送君南行洛阳道,一望嵩山愁绝倒。溪口空馀踯躅花,涧中不见菖蒲草。
薄游已自厌风尘,多病祗堪学隐沦。明年定访浮邱伯,为扫云林作主人。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