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庆春宫·水仙花

王沂孙 王沂孙〔宋代〕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
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开的水仙花就像明玉举着金,水仙在风中摇曳,宛如纤细如丝的飘带舞动,像为你翩翩起舞的雪花回旋飘落。柔美的身影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幽静的芳香四溢流淌,翠色腰围细瘦如一把细丝。时光相误,令人想起前次在湘皋的忧怨别离。悲哀的琴曲重听,都是凄凉苦涩的滋味,再也不必弹到底。
极香的花儿到了这里,谁会珍爱呢?冷烟漠漠,沙石昏暗,顿时令人愁绪绵绵。受不住花儿引逗,酒饮欲尽,门外冰块刚结成。试着召唤仙魂,怕今夜花蕾冻折意难平。白白地想念着咸阳,故宫的落月已沉。

注释
庆宫春:词牌名,又名《庆春宫》。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体始自北宋,仄韵体始自南宋,各为一百零二字,均为双调。平韵体上片十一句四平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仄韵体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明玉擎金:水仙花瓣为白色,花蕊为黄色,故有金玉之谓。
起舞回雪:形容微风吹动水仙,惹出柔美的姿态。
一捻:一捏、一把。
湘皋怨别:用湘水女神怨啼湘岸事,指水仙被移植到别处。
未须弹彻:不必要将琴曲弹完。
花恼:为花而生的爱怜烦恼。
冰澌:比冰块略薄的冰片,里面尚未完全结冰,有部分仍为液态。
瑶簪冻折:指水仙花因受冻而枯萎凋落。
携盘:用汉武帝置金人承露盘的典故。▲

创作背景

  元军攻陷临安后,掳走了幼主、太后及大批宫女,她们被押至北方后,惨遭凌辱蹂躏,命运极其悲惨。其中有度宗昭仪王清惠者,行至汴京夷山驿时曾作《满江红·太液芙蓉》一首,传诵极广,文天祥、汪元量、邓郯等人均有和作,此词可能是为悼念被掳北去的宋宫人而作。

赏析

  水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写水仙形容惨淡,怨别凄哀的情态,寄寓三宫嫔妃的身世。下阕抒发对水仙的哀怜之情,寄寓北行之苦,招魂以下表现亡国的悲痛和哀怨。

  因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纤手如玉,手捧金银。罗带纤细,临风飘飞。翩翩舞于你面前。曹植在《洛神赋》中曾有句:因若回风之流雪”写宫中美人的体态与舞姿,与水仙花切合,措辞十分精巧。水仙花的白瓣黄心,如因金盏银台”又似因柔玉棱棱衬嫩金”。水仙长叶披离,银花拥簇,恰如衣带纷飞,起舞回雪,更觉灵巧。因君”字双关,并非必指君王,却又暗含此意。因起舞回雪”,有将与君王永别之意,因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上三句是赞其美,水三句是怜其瘦:因身姿绰约,亭亭玉立。”因一捻”,意为细小、纤弱,当然也就更使人怜惜。水里人花双关,紧紧扣合。从其婀娜秀美,反衬横遭摧残之可痛惜;从其纤小柔弱,反衬摧残之酷。同时,通过对水种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描写,也暗示着由此而遭致的亡国惨剧的原因。

  因岁华相误”后写亡国的宫女。水仙花也被赋予人的性格。舍貌而取神。因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哀,未须弹彻。”因岁华相误”是说好的时光已经错过了。因湘皋怨别”(湘皋,湘水边),借湘妃的国说,挑明了词中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表达出辞宫去国的无穷伤怨。因记前度”三字,疑指靖康之变中帝妃被金人掳去。因哀弦重听”指前耻未雪,不意此日再次听到水一片凄哀的亡国哀音!在一种凄哀之音中打住。

  因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此句以唱叹的方式提出,感慨万分。水仙被誉为因国香”,黄山谷在《次韵中玉水仙花》中曾水样赞美它。想当年,国色天香的美人如云,可如今,天香国色的佳丽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变,水怎能不让人愁肠百结呢?

  下面步步递,写出花惜国亡之痛。因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因酒销欲尽”,指亡国惨祸的沉重打击,使人陷入迷茫的境地,昏昏然有如醉酒;酒醒之后,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恰逢此时,河水结冰,对花来说,岂非雪上加霜?三句之中,颇有丘壑,见出碧山词的深沉厚重。

  因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已流落异域的水仙,谁能招回你的芳魂?寒夜哀气阵阵,恐怕会冻断你头上的玉簪吧!岑参在边塞诗中曾写道因都护宝刀冻欲断”,而在水里,岑词中的武夫形象化为因瑶簪冻折”的悲惋之语。水因瑶簪冻折”描绘了奇寒中的凄美,笔力峭拔,倍觉触目惊心。因怕”字透露出低徊凄恻的情感。

  因携银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水里的因携银独出”与开头的因明玉擎金”形成强烈对比,使人心生黯然。人们在欷歔之余,不能不掩卷三思:国家败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故宫落月”,那凄惨的月色只是暂时的,即将被漫漫长夜所吞噬。辞宫去国之人,只能徒然地想象那旧都故宫的西坠残月余辉点点,情景颇为凄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句:因携银独出月荒哀”。在水里,词人借其意以汉喻宋,明白地泄露了家国败亡的旨意。

  全词用比兴托意,借花喻人,使花与人,事与情交感相生,互为一体。但所怀何人,似难确指,词末因携银独出”诸语,似乎是悼惜钱塘沦亡后被掳北去的故宫旧人。钱塘有水仙王庙。语中用汉宫仙人承露银被移去水一典实,也正是暗喻故宋灭亡。王沂孙词风浑雅而含蓄。亡国之痛较为深沉。借物咏吟,表达极为曲折委婉。▲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叶公好龙

刘向刘向 〔两汉〕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赏析

【南吕】四块玉_客中九日落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客中九日

落帽风,登高酒,人远天涯碧云秋,雨荒篱下黄花瘦。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
赏析

【越调】柳营曲

乔吉乔吉 〔元代〕

有感

薄命妾,重离别,长吁一声肠断也。闷弓儿难拽,愁窖儿新掘,花担儿怕担折。兰舟梦水绕云结,香闺恨烛灭烟绝。凤凰衾人硬咽,鸳鸯枕泪重叠。口耶,寒似夜来些。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刘镇 〔宋代〕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赏析

丑奴儿慢·春日

黄景仁黄景仁 〔清代〕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
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
是何人。
挑将竹泪,黏上空枝。
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
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赏析

临江仙(落梅)

王炎王炎 〔宋代〕

雪片幻成肌骨,月华借与精神。一声羌笛怨黄昏。吹香飘缟袂,脱迹委红裙。
枝上青青结子,子中白白藏仁。那时别是一家春。劈泥尝煮酒,拂席卧清阴。
赏析

水调歌头(七夕)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
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
赏析

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
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赏析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毛滂毛滂 〔宋代〕

两岁抚邦人,曾无恩意。别后何人更相记。题舆玉树,愧与蒹葭相倚。殷勤犹念我,同吟醉。
画舸相追,孤城已闭。不道扁舟□云外。夜分月冷,一段波平风细。忆君清兴满,无由寄。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