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住海不见龙,但识龙起天有风。天风布云满天半,龙始宛延游其中。
龙质不见见龙影,亘云一白如垂虹。海光倒摄变青紫,电催急雨城门东。
东城谢家百丈堂,中悬一纸千尺障。墨沈如云透纸背,龙睛闪睒疑垂光。
龙睛穿云注一爪,云欲东行尾西扫。云势下立龙上行,云立不动龙难升。
挂壁还师蜥蜴舞,伏泥敢效蚯蚓灵。森然雨气出芒角,到面似难须臾停。
仰听乱叶走堂瓦,梧楸飒飒高为声。画师运笔虽遒壮,未上天门看龙相。
神物由来无定凭,俗眼何从得形状?凝神迫视吾还疑,或非龙相为蛟螭。
胡为燕雀避堂外,未敢振翼来拚飞。主人拂以白麈尾,龙背剥落青苔衣。
田禾枯涸满天下,汝竟昧之何灵奇。主人置酒对龙酌,四壁龙孙卸烟萚。
眼中谁是人中龙,来与天龙争岞崿。我醉欲舞龙欲腾,摩空云势皆有棱。
沧溟万里尔所宅,惜哉匿迹甘冥冥,吾终笑尔龙无能。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