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清代〕
晓瀫作琼色,濯出芙蓉青。仰首见君山,含睐何盈盈。
泠然奏笙籁,上有松风亭。古愁往相荡,变为悽恻声。
黄歇葬其下,坏草春无馨。但有曲阿水,滚滚趋晋陵。
灌滋下洮夺,旌盖东周零。何问梁鹿娘,仙迹留杳冥。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唐代〕
【越调】寨儿令_分凤鞋,剖
周文质 〔元代〕
【越调】凭阑人_暮春即事二
张可久 〔元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宋代〕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纳兰性德 〔清代〕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