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吾闻衡岳有五峰,十年磊磈吾胸中。去春春风送我游,梯上云雨迷行踪。
回车神游十一拍,一拍缥缈鞭苍龙。何生仙骨何神通,先我飞锡驻祝融。
祝融君须我问讯,朱明小憩待秋风。何生毛骨本仙侣,许执几杖还相从,吾将拉子游无穷。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张可久 〔元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
鹧鸪天(县有花名日日红,高仲坚席间作)
姚述尧 〔宋代〕
西江月
张抡 〔宋代〕
浣溪沙(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毛滂 〔宋代〕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八声甘州(陪筠翁小酌横山阁)
张元干 〔宋代〕
一丛花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