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敷皇极,名臣重保釐。千年开泰运,八叶际昌期。
公也山川秀,巍然柱石资。萧何元应昴,傅说又骑箕。
德盛人规范,才隆帝简知。毕公终辅相,方叔暂藩维。
令出风雷动,恩行雨露滋。百司遵约束,多士仰光仪。
老手便繁剧,宠才大展施。劳心虽惕励,退食每逶迤。
勋业今如此,台衡实在兹。讵云追丙魏,直可继皋夔。
望重心逾下,官崇礼益卑。故交虽久暌,葑菲正无遗。
贱子惭庸劣,穷居叹蹇奇。壮心空突兀,末路竟差池。
鄙俗方嗤哂,高情独奖推。赤心真自托,青眼匪公谁。
德较丘山重,恩同鞠育慈。岂惟勤佩服,直欲镂肝脾。
未信终沦落,还当策钝疲。埋光羞匣剑,脱颖志囊锥。
落落乾坤大,悠悠岁月迟。焉能心怏怏,祗是守规规。
自许当雄奋,从来耻伏雌。酬恩尤有地,报德岂无时。
行矣真难负,天乎不可期。愿公多福祉,阅世享期颐。
搦管纾情愫,当缄更忸怩。莫能名大德,聊用识微私。
欲别心尤恋,临岐意独悲。西风吹去棹,翘首又天涯。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祗鸾钗密约,凤屧旧尘,梦回凄忆。
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乱红,暗帘愁碧。怨叶相思,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载愁不去,恁生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