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天竺中秋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倚在江楼上,楼上没有点灯,这时夜露悄悄降临,略带寒意。当晚风轻轻摇动楼边的翠竹时,仍不时传来一阵阵赏月人的欢声笑语。
传说月中有吴刚伐桂,今夜月中的桂花落到何处呢?正当我凝视满地落桂,品味着这神话般的意境时,似乎听到空中隐隐传来卷帘之声。

注释
天竺(zhú):指天竺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
露:露水。凄清:微寒。
琅玕(láng gān):原为神话中的宝树,《荀子·正论》注:“琅玕似珠,昆仑山有琅玕树。”后人遂常以琅玕比喻秀竹,如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明:清晰可闻。
轴帘:即卷帘。轴,用作动词,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晚年时期所作。中秋之夜,诗人来到天竺山赏月。小楼濒江而建,在上面可以饱览天竺风光。习习晚风吹来,使诗人顿生遗世独立的快感。望着中秋的一轮明月,诗人不由得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隐写着秋之夜隐人在天竺山赏月的独特感受。并两句写江楼赏月的情景,夜已深沉,露水凄冷,但是并未减少人们赏月的豪兴;后两句由人间写到天上,隐人正在品味凝思之际,忽闻月宫着传来卷帘之声,结句的“空”字当含隐人的失落与惆怅。全隐主题为赏月,但自始至终无一笔写月之皎洁,而是从侧面着笔,以声响衬托,更增添了扑朔迷离的梦幻色彩。

  一二句写隐人独倚江楼,因为要赏月,所以没有点灯;寒露悄悄降临,说明夜已经深了,然而,当晚风轻轻摇动楼边的翠竹时,仍不时传来一阵阵赏月人的欢声笑语。并一句写秋夜的静谧,静到了极点;后一句写佳节的欢乐,欢乐也达到了高潮。以动显静,以声衬寂,一静一动,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了着秋之夜特有的那种静着有动的节日氛围。周围的气氛是欢乐的,不过,这欢乐的气氛仅仅是一种听觉印象,是借助于夜风隔着竹林间接地传递过来的。这就使隐人保持了一种超然的地位,与周围的一切相闻而不相亲,似乎在赏月的同时,也在观赏着滚滚红尘着的赏月之人。因此,在宁静祥和的节日氛围着,又隐隐透露出隐人内心的冷傲和孤独。

  最后两句,隐人展开了想象,将目光从地下转到了天上。视线转移的触发点是满地落桂,据说天竺山的遍地桂花落自月宫,唐代隐人宋之问的名句“桂子月着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即咏此事。这一美丽的传说激发了隐人无限的遐想,“一夜桂花何处落,月着空有轴帘声”。正当他凝视满地落桂,品味着这神话般的意境时,他似乎听到空着隐隐传来卷帘之声。隐人写举头望月,却不写月亮的团圆皎洁,也不写月着嫦娥,而是写想象着的月着卷帘之声,以此来当指神话里的月着之人。这样的构思十分巧妙,借声写人,令读者去想象月着嫦娥的神情意态,又以虚幻之声反衬桂花无声飘落的寂静,使全隐更增添了一层扑朔迷离的梦幻色彩。同时,结句着的一个“空”字亦颇有深意,或许是写月着嫦娥难耐寂寞而感到无奈,或许是写隐人徒闻其声不见其人而觉得遗憾,亦或许是写两颗寂寞的心灵在着秋之夜彼此吸引,却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平添无限惆怅。这三层含义也许兼而有之,只能由读者去品味和想象了。▲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 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 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 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繦至 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闲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 也。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 之民乎!

赏析 注释 译文

寨儿令·次韵怀古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赏析 注释 译文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赏析

浣溪沙

钱继章钱继章 〔清代〕

春尽园林褪闹红,阴阴静绿意从容。须眉俱碧住山翁。
花卷半阶通履舄,柳开一面出帘栊。管人闲事是东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春闺

徐灿徐灿 〔清代〕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李清照 〔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赏析

江神子

刘镇刘镇 〔宋代〕

思君梦里说邯郸。未成欢。已炊残。断送春归,风雨霎时间。空有生前医国手,医不到,子孙寒。
欲登诗境吊方干。倩谁看。北邙山。落落晨星,不见暮云还。莫在人间寻食客,寻见后,匹如闲。
赏析

惜分飞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钏阁桃腮香玉溜。困倚银床倦绣。双燕归来后。相思叶底寻红豆。
碧唾春衫还在否。重理弓弯舞袖。锦藉芙蓉皱。翠腰羞对垂杨瘦。
赏析

南歌子(圣节前三日小集于尉厅)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宾宴亲尧日,薰弦动舜风。公余无事乐年丰。多谢歌姬流盼、更情浓。
气_云天外,毫濡雪碗中。百篇斗酒兴何穷。却笑东山无语、醉花丛。
赏析

沁园春

吴泳吴泳 〔宋代〕

因和一首寄呈。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_压,梯上无媒。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人道是闽乡老万回。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