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岭表赋
谢灵运 〔南北朝〕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元代〕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宋代〕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和凝 〔五代〕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 〔明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点火樱桃
菩萨蛮(垂丝海棠零落)
李好古 〔宋代〕
蝶恋花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