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回光持向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居
宋方壶 〔元代〕
长相思
林升 〔宋代〕
殿前欢·次酸斋韵
张可久 〔元代〕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庚寅寄远)
刘镇 〔宋代〕
太平欢(圣节赐宴)
姚述尧 〔宋代〕
临江仙(雨中观瀑泉于白鹤僧舍)
点绛唇(家人生日)
毛滂 〔宋代〕
水调歌头(元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