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渔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双调】夜行船 春晓
朱庭玉 〔元代〕
拨不断·布衣中
马致远 〔元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宋代〕
酒泉子·日映纱窗
温庭筠 〔唐代〕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白居易 〔唐代〕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鹊桥仙·送粉卿行
辛弃疾 〔宋代〕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红林檎近
陈允平 〔宋代〕
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