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明代〕
淡薄轻阴拾翠天。细腰柔似柳飞绵。吹箫闲向画屏前。
诗句半缘芳草断,鸟啼多为杏花残。夜寒红露湿鞦韆。
沈宜修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宋代〕
【双调】水仙子 思情
吴西逸 〔元代〕
海棠露冷湿胭脂,杨柳风寒袅绿丝。寄来书刚写个鸳鸯字,墨痕湮透纸。吟不成几句新诗。心间事,口内词,多少寻思。 玉钩帘控画堂空,宝篆香消锦被重,无人温暖罗帏梦,梦中寻可意种,碧纱窗忽地相逢。舌尖恨,心上恐,惊觉晨钟。 芰荷泛月小妆梳,画舸摇风醉玉壶。一杯酒尽青山暮,促归期云共雨,逞疏狂巽玉喷珠。诗中句,灯下书,此意如何。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顾敻 〔五代〕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 〔宋代〕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宋代〕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宋代〕
阳春曲·赠海棠
徐再思 〔元代〕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宋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