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老子·八章
佚名 〔先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元好问 〔金朝〕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 〔宋代〕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宋代〕
鹧鸪天·列炬归来酒未醒
王国维 〔近现代〕
梦江南·红茉莉
屈大均 〔清代〕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风流子·秋郊即事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宋代〕
一斛珠(桃园赏雪)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