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麓宫高处,指遥天一白,湘流浩浩。砧杵长沙三万户,不似此间秋好。
如此江山,几何岁月,都向愁中老。半空吹笛,僧楼云气围绕。
且将上界星辰,下方烟雨,收拾归怀抱。莫把登临无限感,换了尊前年少。
屈贾词章,朱张理学,大半知名早。问来袖手,暮霞几朵红悄。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白居易 〔唐代〕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双调】夜行船 送景贤回武林
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 〔元代〕
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
马致远 〔元代〕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 〔宋代〕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宋代〕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尹鹗 〔五代〕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 〔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