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鱼天始翠。见四尺画篷,和云飘起。桃片压香,倒浸红楼,沉沉地。
斜阳染绿浑如醉。认万古春愁影子。紫萍来往,似寻不到,小桥原位。
重倚。垂杨唤渡,便人语吹过,隔江都细。住在镜中,让与渔娃,闲梳髻。
五湖负了鸳边誓。甚日办诗船行李。十年花样飘零,听莺听水。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元代〕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庄棫 〔清代〕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晏几道 〔宋代〕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唐代〕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
邹应龙 〔宋代〕
夜飞鹊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瑞香)
姚述尧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
浣溪沙(武康社日)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