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画工弃市
葛洪 〔魏晋〕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
汤舜民 〔元代〕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张养浩 〔元代〕
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
马致远 〔元代〕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宋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张惠言 〔清代〕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 〔清代〕
侧犯(大石)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