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辛弃疾 〔宋代〕
富贵不能淫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明代〕
【越调】斗鹌鹑_咏小卿释卷
周文质 〔元代〕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乔吉 〔元代〕
【双调】夜行船_百岁光阴百
马致远 〔元代〕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宋代〕
一剪梅·中秋无月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