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南山有幽意,驾言此徘徊。湖波荡寒城,四座清光开。
金天澄素景,秋气何悲哉。繁阴递白日,浮云间往来。
落木飒中林,流飙激岩隈。朝昏上烟火,原隰被楼台。
故乡无滞淫,世路多尘埃。念我平生欢,离思壮难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春生
白居易 〔唐代〕
水仙子·乐清箫台
乔吉 〔元代〕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元代〕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孙光宪 〔五代〕
啰唝曲
刘采春 〔唐代〕
定风波·未问兰因已
况周颐 〔清代〕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蝶恋花
李夫人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