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蓟门秋气动鸣珂,萧瑟东南海贼过。乱后人才抡欲尽,留中启事草如何。
裁诗汉署青天色,伏枕燕山落日多。岂亦念余经术浅,明年投劾罢京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元代〕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林则徐 〔清代〕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更漏子·金雀钗
温庭筠 〔唐代〕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欧阳修 〔宋代〕
渔父词(其二)
王谌 〔南北朝〕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 〔唐代〕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