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梅尧臣 梅尧臣〔宋代〕

尊王兴霸国,古莫重齐桓。
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浇,近世无如韩。
健笔走霹雳,龙蛇奋潜蟠。
扬风何端倪,鼓荡巨浸澜。
明珠及百怪,容畜知旷宽。
其後渐衰微,余袭犹未弹。
我朝三四公,合力兴愤叹。
幸时构明堂,愿为栌与栾。
期琢宗庙器,愿备次玉玕。
谢公唱西都,予预欧尹观。
乃复元和盛,一变将为难。
行将三十载,衣被剧纤纨。
後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君家兄弟贤,挺拔尤坚宗。
譬彼登泰山,孰辨云径盘。
忽在高高巅,两腋犹插翰。
我久知子名,曾未接子驩。
前者和君诗,薄言惭儿肝。
淮南喜子来,袖刺字未漫。
明昌闻渡江,留书特相安。
今又获嘉辞,至味非咸酸。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赏析

同梦得醉后戏赠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唯欠与君同制令,一时封作醉乡侯。
赏析

题天柱峰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太微星斗拱琼宫,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鬬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刘仲尹刘仲尹 〔金朝〕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毛泽东 〔近现代〕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赏析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毛滂毛滂 〔宋代〕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赏析

渔父词(其七)

王谌王谌 〔南北朝〕

只在青山可卜邻。妻儿笑语意全真。休识字,莫嫌贫。方是安间第一人。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