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指斜川、归去来兮。形役徒劳,既往难追。短艇轻飏,迷途未远,飘风习习吹衣。
载瞻衡宇,晨星熹微,稚子欢迓柴扉。纵荒他三径,菊意松情,犹自依依。
时向东皋舒啸,却倚南窗寄傲,一醉休辞。况园小还堪日涉,真趣谁知。
问遑遑意欲何之。矫首遐观,鸟倦云迟。请息交游,莫忘情话,世应与我相遗。
琴书足乐,富贵难期。农父又告春归。便或乘烟舸,或命巾车,访岫寻溪。
且喜物情皆畅,更感吾生易尽,倚杖吟诗。聊乘化、乐夫天命,余复奚疑。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庆东原_春思垂杨径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宋代〕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啰唝曲
刘采春 〔唐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唐代〕
酒泉子·花映柳条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辛弃疾 〔宋代〕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