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并马未央前,看云过灞川。时逢黄鸟住,欲就绿阴眠。
宦岂登临拙,名非案牍传。风尘朋好在,回首汶阳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李白 〔唐代〕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辛弃疾 〔宋代〕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黄钟】醉花阴 离思
汤舜民 〔元代〕
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元代〕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长相思令·烟霏霏
吴淑姬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