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
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
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臈茸。洽师禅门秀,戒臈同古松。
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
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酒箴
扬雄 〔两汉〕
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叀礙,为瓽所轠。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讬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寨儿令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纳兰性德 〔清代〕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 〔唐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汉宫春(郑贺守席上怀旧)
刘镇 〔宋代〕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