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閒。土木长兀兀,佩玉自珊珊。
涓流赴大海,星火势必然。寄语远游子,游心夙当还。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白居易 〔唐代〕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拨不断·布衣中
马致远 〔元代〕
红芍药·人生百岁
王观 〔宋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冯延巳 〔五代〕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宋代〕
玉楼春·春恨
晏殊 〔宋代〕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 〔宋代〕
贺新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