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唐代〕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辛弃疾 〔宋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周德清 〔元代〕
【商调】梧叶儿_出金陵尘暗
乔吉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 〔元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五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公昴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