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明代〕
诗到尧夫不论家,都随何柳傍何花。无住山僧今我是,夕阳庭树不闻鸦。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双调】行香子
马致远 〔元代〕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宋代〕
宫中调笑·团扇
王建 〔唐代〕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 〔宋代〕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张惠言 〔清代〕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朱彝尊 〔清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风鬟雨鬓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