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正尔交情似海深,不堪离别泪沾衿。几回见雁思乡信,千里移家共客心。
新酒黄花连夜榻,秋风寒夜响枫林。天涯共住同萧索,莫惜逢人寄远音。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途中寒食
白居易 〔唐代〕
路傍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旁。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
【双调】乔牌儿_别情凤求凰
乔吉 〔元代〕
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公昴 〔宋代〕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温庭筠 〔唐代〕
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苏轼 〔宋代〕
少年游
陈允平 〔宋代〕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
姚述尧 〔宋代〕
鱼游春水(神泉春日赋)
吴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