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国士见知,非以先容。
虽有骨肉,中怀莫从。伯牙绝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钟期未易逢。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丘中有一士二首
白居易 〔唐代〕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曾瑞 〔元代〕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阳春曲·闺怨
徐再思 〔元代〕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 〔宋代〕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元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