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雷轰七圣皆迷夜,傍险冲坭江大横。忽有画船装酒济,能忘安道十年情。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叹常生
白居易 〔唐代〕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阎选 〔五代〕
鹧鸪天·上元启醮
张孝祥 〔宋代〕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宋代〕
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周端臣 〔宋代〕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 〔宋代〕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宋代〕
鹧鸪天·插脚红尘已是颠
陆游 〔宋代〕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五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